学术论坛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学术论谈
再谈傅圣精神与傅圣文化
2016/6/12 10:27:56 浏览次数:3055

再谈傅圣精神与傅圣文化

 

首先,我们要感谢国务院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和中国先秦史学会的诸位教授们,是他们凭着科学家的良知,高扬科学发展观的大旗,以扎实可信的史料,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挖掘和研讨而作出:“傅说,是真人真事早于孔子八百多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建筑学家;傅圣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古文明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说命》三篇是傅说的真实的旷世之作,是兴国富民之宝典。”的权威性结论。专家们不仅召开了两次研讨会,还花了那么多的心血和精力编辑出版了《中华傅圣文化研究文集》。七百万傅后裔,对于如何学习傅圣精神,弘扬傅圣文化已积极地开展了各种活动:成立宗亲联谊会、中华傅氏商会、傅圣文化研究院,安徽傅氏宗亲还着手创办了由老省长傅锡寿题写的《傅圣文化报》;上海的傅大庆宗亲又与宋若铭先生合著出版了一部8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傅说——中国最早的圣人》;四川的傅晓阳、三门峡的傅文山、研究院院长傅琳等又忙着筹拍摄制《商朝宰相傅说》的电视专题片,不少宗亲斥巨资修缮傅相祠、陵,打造傅圣文化园。可算是全国动员、男女行动。

    下面我不揣冒昧根据傅圣文化研究院长傅琳拟定的电视专题片的提纲要求,根据专家们提供的材料就傅圣精神和傅圣文化谈几点体会:

一、傅圣精神是那个时代的强势生存精神

    提到“精神”使我想起老黄牛、黄山松、徽骆驼来。老黄牛的精神是埋头若干。黄山松的精神是挺拔向上。徽骆驼的精神是吃苦耐劳,胡适先生曾把自己比作徽骆驼。他说:“我们是徽骆驼。”

    那么,傅说的精神是什么?作为商朝的一位宰相,武丁执政59年,他辅佐武丁56年“君臣共主”“和谐执政”将历史上因八次搬迁,九王五世之乱形成积弱积贫的商代,一跃“中兴”成为“武丁盛世”的第一人,其“精神”足以令世人惊叹。用孟世凯先生的话说就是:“傅说以通天彻地的智慧。胸怀鸿鹄之志,在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包容裹挟了那个时代的刚健质朴,创新求实精神。他崇尚法制,彻底变革,努力建设,统一政令,历56年坚定不移追求,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傅圣奠基的“武丁中兴”盛世,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精神。中华民族整个文明体系所以能够绵延相续如大河奔涌那个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的作用。”

    孟先生的话不仅概括了傅圣精神的重要精髓,也赞扬了傅圣高贵品质的人格魅力。为我们学习傅圣精神增添了信心、鼓定了力量。

二、傅圣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傅圣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说“武丁中兴”完全得益于傅圣精神。傅说在辅佐武丁56年的营国施政中,其巨大功绩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据专家所研究公布的材料来看,傅说是武丁时期中兴的有功之臣。他在辅佐武丁56年中与武丁一起演绎了一幕幕“君臣共主”“和谐执政”的活剧,傅圣文化概而言之就是傅圣的思想言行所产生的文化现象:首先,他注重发展农业、畜牧业,重视对天文、历法的研究,运用甲骨文对“日食”“月食”的记载是目前我国有关这方面最早的文字记录;特别是“建邦设都规划邦鄙体系,初步设定国家理论学说并形成国家雏形,这是傅圣文化中的专题文化部分。其次,他主张“修先王之法”提出的“惟天聪明”“惟圣时贤”“惟臣钦若”“惟民从×()”的四惟思想实施富国兴邦之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理论即把国家论的君主文化通过天帝、国王、臣工、民众的统一化与秩序化,成为后来执政理国的标杆。它产生的时间是公元前约十三世纪。即从武丁开始算起持续长达110多年的盛世,远在当时世界上已是最文明、最先进、国力最强大的奴隶制大国之一。而在这个时代的古代欧洲文明发达的国家如希腊、古罗马还只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其三,在官场中推行“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这种以德、能、贤作为做官准则的官场文化,就是对今天来说,也有其积极意义的。

    据甲骨文记载:武丁时期曾先后征战过周边60多个方国、部族、经济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使得商王朝的疆城形成空前的拓展。成为当时奴隶制社会中的文明大国,可谓“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而这一切与傅说高度的治国谋略和伟大的军事天才是分不开的。作为军事家的傅说他不但主张军事上强化武功训练,加强国土防御,巩固王朝领土,即注重天时地利,以奇谋制胜。并讲究用兵之道,即天地之道,为政之道。君臣之道,创守之道,天人竞克之道。万物互动之道,邦国互动之道,他认为只要把这些大道揣透,就能窥透天下奥秘,难怪傅圣一贯的军事主张就是“战争以扩大疆域和增加国家财富为主”的思想。“刀兵争夺,邦交为先”嘛。

    再如傅说早于孔子八百年,曾被孔子赞为“见德之有报”的名相;墨子在《尚贤》篇中把傅说作为倡导尚贤主张的人;道家主要创始人庄子誉他为“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孟子在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须经磨砺时列举傅说为例,甚至把傅说视为与舜一样能够肩负天下重任的伟大圣贤。由此可见说傅圣文化是百家争鸣文化繁荣时代的源泉。

    说傅圣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源头文化、根文化,丝毫不是夸大其词,也是符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我想如果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比作一条汹涌奔腾的长江大河的话,那么汇入其中的傅圣文化绝不是一条涓涓细流。

三、正本清源,还傅圣文化应有的历史地位

    在全国第二届傅圣文化研讨会上,参加研讨的专家学者们对傅圣文化的主要内容《说命》三篇,已作出科学结论:《说命》三篇是记载傅说事迹和治国思想的珍贵文献。

    只是“自宋代以来,因受疑古思潮的影响。”《说命》三篇被朱熹、闫若璩诸儒判为“伪书”,致使“迄今学人多不敢征引利用,这次研讨大会上杨善群、黄怀信,等先生‘广征博引’指出朱闰等人”关于《说命》三篇之伪的具体证据皆属似是而非的伪证,是完全经不起推敲的”。杨、黄两位先生认为:包括《说命》三篇在内的今文和古文《尚书》都是先秦保存下来的文献。《说命》三篇是古文中的精品佳作,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与借誉价值,因而“弥足珍贵。”本人非常赞同黄、杨两位先生的意见。因为这两位先生的结论是来自几十位或者上百位专家共同的结论。更何况还有来自考古学家们发掘出那么多的出土文物为证呢。其把握不仅科学也比朱闰们的充份。因为他们的结论来源于唯心理论。今天在重视文化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傅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尤其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发展起着巨大的生存和启蒙作用的今天。

    既然傅圣文化已在科学发展观的光环照耀下被作为国家重要文化发掘出来,国务院就更应该正本清源还傅圣文化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当然傅圣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被众多的文人志士用诗词赞颂,作图自励这些文化现象,都应成为傅圣文化的一部分,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傅说故里的历史背景对傅说文化提供的形成条件,特别是平陆作为傅圣故里不仅有历史文献和考古文化的依据。而且还应包括部分历史文物和民间传说的证明。特别在平陆县东黄河北岸发现商代中期的前座遗址,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出土的大量陶尊以及形体硕大的青铜贺鼎和青钢方鼎,傅说庙、傅说墓及傅说隐居的圣人窟等……诚如李学勤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由此产生发展的傅圣文化,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鲜明的时代背景。孟世凯先生也认为: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和文物遗迹都争论而傅说在平陆,平陆是傅文化的发祥地成为共识,两位专家指出的也属于傅圣文化的重要内容。

    今天当我们享受傅圣文化节给我们的荣誉时,应该不要忘记祖先,忘记过去,忘记养育傅圣的故土,更不要忘记国务院断代工程组专家们的辛勤劳动。